初一科學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卷
(滿分150分)
班級 姓名 學號 得分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地球上的海洋水占全部水量的 ( D )
A、60% B、71% C、3.5% D、96.5%
2. 下列屬于光源的是 (A )
A、太陽 B、月亮 C、湖面上的波光 D、鉆石
3. 下列不屬于溶液的是 ( B )
A、礦泉水 B、牛奶 C、碘酒 D、啤酒
4. 將一支溫度計從酒精中抽出來,它的示數將 ( D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5. 下列現象能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是 ( A )
A、影子的形成 B、雨后天空看到的彩虹
C、早晚看見的太陽比中午的大 D、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6. 下列物質是土壤中含有的是 ( D )
A、水 B、空氣 C、腐殖質 D、以上都是
7. 下列土壤中,通氣性最強的是 ( A )
A、砂土 B、壤土 C、粘土 D、不成團粒結構的土壤
8. 太陽光中具有殺菌作用的是 ( C )
A、紅色光 B、紅外線 C、紫外線 D、紫色光
9. 在冰熔化過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 ( A )
A、不變 B、升高 C、降低 D、不一定
10.下列關于水的存在說法錯誤的是 ( C )
A、某些蔬菜含水量高達90%以上 B、人體含水量約占人體質量的2/3
C、江河湖海約占地球表面積的1/4 D、風干的種子含水量為10%-40%
11.下列事實與水循環無關的是 ( D )
A、風 B、下雪 C、下雨 D、水資源污染
12.地球上的水循環發生在 ( D )
|
C、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 D、以上三種都是
13.在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是78℃,現用如圖實驗裝置隔
熱加熱酒精,使酒精中的葉片褪綠,則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 B )
A、酒精和水同時沸騰 B、酒精先沸騰
C、水先沸騰 D、水沸騰而酒精不沸騰
14.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汽化現象的是 ( B )
A、新鮮白菜慢慢干癟 B、鋼水變錠 C、酒精擦皮膚感到涼快 D、濕衣服晾干
15.植物的下列部位中,含水量最多的是 ( D )
A、莖 B、風干的葉子 C、葉 D、嫩芽
16.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主要受下列哪個因素影響 ( A )
A、溫度 B、溶劑量 C、攪拌 D、以上三項都是
17.中國水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情況是 ( A )
A、南多北少,東多西少 B、南多北少,東少西多
C、南少北多,東多西少 D、南少北多,東少西多
18.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的顏色是 ( C )
A、藍紫色 B、黃色 C、淡藍色 D、藍色
19.下列哪種物質溶于水時溫度會下降 ( B )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 C、生石灰 D、熟石灰
20.在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 B )
A、很濃的溶液 B、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
C、含100 g水的溶液 D、含100 g該物質的溶液
21.水的三態變化過程中,需要放熱的是 ( D )
A、蒸發 B、熔化 C、汽化 D、液化
22.地球上水循環的動力是 ( C )
A、風能 B、水能 C、太陽輻射能 D、煤燃燒發出的能
23.溶液區別于其他混合物的重要特點是 ( B )
A、均一透明 B、均一穩定 C、無色透明 D、無色穩定
24.在標準大氣壓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C )
A、水在100℃才能汽化 B、水在100℃一定沸騰
C、水在0℃—100℃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 D、水在任何溫度下都能沸騰
25. 在20℃時,食鹽的溶解度是36克/100克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C )
A、20℃時,100克食鹽飽和溶液中的含食鹽36克
B、100克水里最多只能溶解36克食鹽
C、20℃時,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鹽36克
D、20℃時,36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0克食鹽
26.下列關于水說法正確的是 ( B )
A、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的
B、一個水分子是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C、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的
D、水是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27.一般情況下,下列哪種方法不能證明水是否是純凈 ( B )
A、測水的沸點 B、用藍色氯化鈷檢驗 C、用顯微鏡觀察 D、過濾
28.陸地水包括:①海洋水②江河水③湖泊水④地下水⑤大氣水⑥冰川 ( D )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29.下列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的操作,正確的是 ( D )
A、試管直立,把盛有藥品的藥匙向試管口倒入
B、試管傾斜,把盛有固體藥品的藥匙從試管口倒入
C、試管直立,把盛有固體藥品的紙槽送入試管底部
D、試管橫放,把盛有固體藥品的藥匙或紙槽送入試管底部,再把試管直立起來
30.關于電解水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 B )
A、正極產生一種可燃性氣體 B、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是正極的2倍
C、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兩極產生的氣體都比空氣輕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54分)
1. 地球上萬物生長所需的能量來自 太陽輻射能 ,陽光給地球帶來的太陽輻射能的重要形式是 光 和 熱 。
2. 有一瓶硝酸鉀不飽和溶液,采用什么辦法使它成為飽和溶液。
(1)、___降低溫度_____;(2)、__蒸發溶劑___;(3)、__增加溶質_____。
3. 往白色的無水硫酸銅滴入少量的水,發現白色的無水硫酸銅遇水會變 藍 色的水合硫酸銅,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硫酸銅+水→水合硫酸銅 。而往藍色的無水氯化鈷中滴入少量的水,發現藍色的無水氯化鈷會變成 紅 色的 水合氯化鈷 。
4. 請你各舉出一個實例,說明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是錯誤的。
(1)溶液一定是無色的。 實例: 高錳酸鉀 溶液不是無色的;
(2)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實例: 純凈水 是液體,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質一定是固體。 實例: 酒精 可做溶質,但不是固體。
5. 濁液是 懸濁液 和 乳濁夜 的統稱。
|
|

文字表達式為 氫氣+氧氣
水 ,燃燒時發出 淡藍色 火焰。
7. 陽光主要是由 紅外線 、 可見光 、 紫外線 組成。
8. 水的密度是 1000 千克/米3 ,它的意義是 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00千克 。
9.
|
(1)圖中字母代表的土壤組成部分是:
A: 礦物質 B: 腐殖質 C: 空氣
(2)其中A主要由 巖石風化 形成。
10.汽化的方式有 蒸發 和 沸騰 。
11.連線配對題
濕衣服晾干
液化
棒冰表面冒白氣 蒸發
冰融化
熔化
|
A、t1℃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為___b=c>a____。
B、溶解能力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a、b___,
反而減少的是__c___。
13. 物質后面寫上對應的顏色:
水合氯化鈷__紅色___;氯化鈷___藍色____;氧氣__無色____;水___無色____;
水合硫酸銅__藍色_____;硫酸銅__白色____;高錳酸鉀___紫黑色___。
14.根據水的三態變化(如圖),回答A、B、C、D、E、F各個過程的名稱,及每個過程中能量的變化(吸熱或放熱)。
A、__液化(發熱)________; B、___汽化(吸熱)_________;
C、___凝固(發熱)_______;D、___熔化(吸熱)_______;
E、__升華(吸熱)________;F、___凝華(發熱)________。
15. 請你舉例說明大氣中存在著水。
(1)_____下雨_________;(2)_________下雪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綜合題(共36分)
1.(8分)夏天在地上灑水或放一些冰塊都能起到降溫的作用,其原因分別是什么?哪一個效率更好?為什么?
水:液態→氣態,吸熱
冰:固態→氣態,吸熱
冰的效率更好,吸熱多
|
3.(6分)右圖是某一種物質的熔化和凝固曲線,根據曲線回答:
(1)這種物質的熔點是 80℃ ,凝固點是 80℃ 。
(2)熔化過程是 15 min。
4.下列甲、乙兩個圖分別表示什么現象?又說明了什么?(6分)
|
|
甲 乙
色散現象,甲圖:太陽光是復色光;乙圖:紅玻璃只透過紅光
5.(9分)根據水密度測定方法,請設計實驗測定一小塊石頭的密度。
A、 實驗器材:
托盤天平、量筒、石頭、水
B、 實驗步驟:
1. 用托盤天平稱出小石頭的質量為M克
2. 用量筒取20毫升的水
3. 將稱好質量的小石頭放入20毫升水中,記錄此時水面為V毫升
C、 結果處理:
石頭的質量為M克;體積為(V—20)毫升
則 密度=質量 / 體積=M / (V—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