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初二歷史試題
注意事項:
⒈本試題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⒉請將第Ⅰ卷每小題的正確答案填在第Ⅱ卷的答題表格中,考試結束后只交第Ⅱ卷,不交第Ⅰ卷。第Ⅰ卷、第Ⅱ卷各50分,全卷滿分為100分。
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第Ⅱ卷前的答題表格中。
1.2005年6月“林則徐生平史與禁毒展覽”在福建博物館舉行,與該展覽主題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洋務運動 B.虎門硝煙
C.戊戌變法 D.收復新疆
2.一位同學參加中央電視臺“開心辭典”網上答題,她回答的題目是選擇標志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歷史事件,她的正確答案應該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
3.在清末,有個人住在香港島,原來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納稅,但后來稅收卻要交給英國統治者。你認為這種轉變會發生在
A .虎門銷煙后 B.《南京條約》簽訂后
C. 清政府被推翻后 D. 新中國成立后
![]() |
4.右圖反映了列強侵華戰爭的史實,這次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19世紀60年代,某國的一位機械師要到中國謀職,你可以把他引薦給.
A. 康有為
B. 孫中山
C. 李鴻章
D.林則徐
6.中國“三軍敗績”,在馬關“割地求和”,頤和園內卻“萬壽無疆,普天同慶”。把這些聯系在一起,你認為“三軍敗績”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國人民未覺醒
B.日本的強大
C.清政府的不抵抗
D.清政府的腐朽
7.全國人大十屆二次會議期間,溫家寶總理在答記者問時,引用了清末詩人丘逢甲的《春愁》: “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這首詩寫于.
A.鴉片戰爭后 B.第二次鴉片戰爭后
C.甲午中日戰爭后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
8.“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馬!”,你認為真正把皇帝拉下馬的是下圖中的
A B C D
9.1902年,北京城一茶館里四兄弟聊天片段,甲說:“我看過譚嗣同赴法場”;乙說:“我參加過義和團”;丙說:“我家住在東交民巷,”;丁說:“我目睹過八國聯軍的燒殺搶掠”。這四人中,肯定在說謊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毛澤東總結中國近代歷次運動失敗時曾說:“沒有農民辦不成大事,光有農民辦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屬于“光有農民辦不好大事”的是:
A、洋務運動 B、辛亥革命
C、戊戌變法 D、義和團運動
11.如果老師請你查閱有關新文化運動的資料,下列刊物中你該首選
A.《中外紀聞》
B.《民報》
C.《萬國公報》
D.《新青年》
12.讀圖:與右圖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新文化運動
13.“共爭青島歸還,同看陸章罷黜;歡呼學生罷課,慶賀商店關門。”這首打油詩反映了哪一重大事件?
A.戊戌變法
B.五四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洋務運動
14.學完中國近代史,七年級(1)班開展了一次題為“近代化的探索”的歷史小論壇活動。下列選項不恰當的是
A.虎門銷煙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辛亥革命
15.圖片所反映的是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武裝斗爭是
周恩來
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
A.南昌起義 B.秋收起義 C.廣州起義 D.武昌起義
16.1927年,毛澤東寫到:“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這首詩贊頌的是
A.井岡山會師
B.紅軍長征
C.武昌起義
D.秋收起義
17.1931年的一個夜晚,沈陽北郊上空彎月高懸,突然一聲巨響,南滿鐵路柳條湖的一段路軌被炸,打破了東北大地的寧靜……此段描述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 B.八一三事變
C.西安事變 D.七七事變
18.1937年,日本侵略軍攻陷國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殺中國同胞30萬人以上,而現在卻被日本右翼勢力稱之為“二十世紀最大謊言”的事件是
A.濟南慘案
B.南京大屠殺
C.盧溝橋事變 D.皇姑屯事件
19.1936年底發生的扭轉時局的關鍵事件、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標志是
A.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B.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C.“九一八事變”爆發 D.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20.右圖人物在1940年在前線正在指揮的
有一百多個團參加的戰役是
A.百團大戰 B.平型關戰役
C.臺兒莊戰役 D.凇滬會戰
21.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最重要的原因是
A.中華民族全民族抗戰 B.日本帝國主義的投降
C.蘇聯紅軍進攻東北日軍 D.美國向日本國土投擲兩枚原子彈
22.毛澤東在1945年的一次談話:“這一次我們去得好,擊破了國民黨說共產黨不要和平,不要團結的謠言。我們去了,可是他們毫無準備,一切提案都要由我們提出。”通過這段話,你認為毛澤東談論的歷史事件是
A.中國共產黨“七大” B. 重慶談判
C.日本投降 D.三大戰役
23.為使古城北平免受戰火浩劫,率北平國民黨軍隊接受和平改編的是
A.張學良 B.楊虎誠 C.傅作義 D.張自忠
24.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紀70年代的上海市,你和家人聯系的快捷聯系方式是
A.有線電報 B.無線電報 C.電話 D.信件
25.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你認為他可能被人們稱呼為
A.老爺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初二歷史試題
第Ⅰ卷答題表格: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注意事項:
⒈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⒉請在第7頁右下角用阿拉伯數字填上自己的座位號。
得分 | 評卷人 |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割占中國領土面積最多的不平等條約是 ,第一次允許外國人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的不平等條約是 。
27.魯迅先生回顧說:“中國太難改變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國自己是不肯動彈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鞭,使中國開始認識到學習西方的軍事技術的重要性,于是開始了 (運動名稱);陳獨秀在《新青年》雜志中指出:“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你認為文中所反映的思想解放運動是 。
28.20世紀30年代日軍先后制造多起侵華事變:1931年發動的 ,占領我國東北三省;1937年發動的 ,全面侵略我國。
29.某地擬建辛亥革命紀念館,以紀念在辛亥年間首先發動的反清武裝起義等事,這一地點應該是 ;毛澤東同志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首七律詩中被譽為“虎踞龍盤”之地的城市“鐘山”是指 。
30.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 ,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最高學府是 ,它是戊戌變法時期留下的重要成果。
三.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得分 | 評卷人 |
|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圖)
材料二:“承派恩來到渝洽商,至為欣慰。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惠然偕臨,則重要的問題方得迅速解定,國家前途實則賴之!”
————蔣介石
材料三:“鄙人愿與先生會見,共商和平建國大計,恩來同志立即赴渝進謁,弟亦準備隨即赴渝。”
—— —— 毛澤東
請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1分)
②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此事件發生于何時?(2分)
③蔣介石定要毛澤東親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2分)
④毛澤東等“赴渝”與蔣介石等“共商和平建國大計”的結果如何?(1分)
得分 | 評卷人 |
|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毛澤東的七律《長征》
材料二 請看下圖:
請回答:
①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因為第幾次反圍剿斗爭的失利?(1分)
②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長征過程途中紅軍克服了哪些困難?(2分)
③ 長征期間召開的什么會議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分)
④ 有哪些長征精神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2分)
四.歷史對對碰:本大題共2小題,每題4分,共8分。
得分 | 評卷人 |
|
33.時間與事件搭配(請把相關內容的字母代號填在答案內)
① 1936年12月12日 A、南京大屠殺 (① )
② 1937年12月 B、中共七大的召開 (② )
③ 1945年4月 C、被日寇占領長達半個世紀的臺灣回歸祖國 (③ )
④ 1945年10月25日 D、西安事變 (④ )
得分 | 評卷人 |
|
34.事件與影響搭配(請把相關內容的字母代號填在答案內)
① 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A、國民政府取得抗戰以來重大勝利的戰役 (① )
② 三大戰役 B、揭開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序幕 (② )
③ 百團大戰 C、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主力 (③ )
④ 臺兒莊戰役 D、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 (④ )
模戰役
五.綜合題:本大題共3小題,底35題5分,第36題8分,第37題7分,共20分。
得分 | 評卷人 |
|
35.①請分別說出圖甲和圖乙中人物的名字。(2分)
圖甲
圖乙
② 依據圖甲和圖乙的人物身份,在下列選項中你會在圖丙中選誰?并扼要闡述理由。(3分)
A.魯迅 B.孫中山 C.毛澤東 D.康有為
得分 | 評卷人 |
|
36.某中學初二(1)班舉辦歷史手抄報比賽,小明同學選擇了五四愛國運動作為手抄報的主要內容,為此他設計了以下三個問題。請你也參與進來,寫下你的答案。(8分)
①說出五四運動發生的時間、地點;(2分)
②五四運動中提出了什么口號?這場運動在歷史上有什么意義?(4分)
③五四運動有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2分)
得分 | 評卷人 |
|
37.今年是中國國民黨的前身中國同盟會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偉大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80周年。為此,2005年3月,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為首的國民黨參訪團56年來首次組團,對大陸進行了名為“緬懷之旅”、“經貿之旅”的訪問,南京被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城市。(7分)
①.1905年,孫中山為發動辛亥革命作了什么組織上和思想上的準備?(2分)
②.1911年,引發辛亥革命的第一次成功的武裝起義是什么?(1分)
③.在中國近代史上,南京與孫中山和國民黨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列舉南京與孫中山和國民黨相關聯的史實。(2分)
④.今天,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共同紀念孫中山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什么?(2分)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初二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平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B | A | B | B | C | D | C | C | A | D | D | D | C |
題號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A | A | D | A | B | D | A | A | B | C | A | C |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26.中俄《璦琿條約》 《馬關條約》 27.洋務運動 新文化運動
28.九一八事變 七七事變 29.武昌 南京
30.京張鐵路 京師大學堂
三、材料解析題:每題6分,共12分。
31. ①重慶 (1分)
②重慶談判;1945年8月 (2分)
③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2分)
④國共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 (1分)
32. 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1分)
②一是軍事上要應付敵人的圍追堵截;二是自然條件和生存條件十分惡劣。除此之外,黨和軍隊內還存在著分裂和反分裂的斗爭,嚴重影響紅軍的戰斗力。(2分)
③遵義會議 (1分)
④我們青少年應學習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團結協作精神、百折不撓,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言之有理就可得2分)
四、歷史對對碰:每題4分,共8分。
33.①D ②A ③B ④C
34.①B ②C ③D ④A
五、綜合題:35題5分,36題8分,37題7分。
35.①甲 陳獨秀 乙 李大釗 (2分)
②選A魯迅,他們都是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選B孫中山,他們都曾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而不懈努力。
選C毛澤東,他們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選D康有為,他們都曾在北京號召和領導讀書人,尋找救國救民的方法。(3分)
36.①1919年;北京(2分)
②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2分)
意義: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它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2分)
③愛國主義精神;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等等。(2分。只要答出一點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7.① 組織上建立了中國同盟會;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義(2分)
② 武昌起義(1分)
③ 中華民國在此建立;孫中山在此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曾長期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所在地;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在此。(2分)(答出任何2點即可)。
④ 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共同追隨孫中山先生的腳步,共謀祖國和平統一,繁榮富強大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在21世紀的偉大復興(言之有理就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