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歷史期末模擬測試題
班級: 姓名:
一、選擇題
1、1949年10月1日,是一個光輝而偉大的日子,被永遠載入了史冊,下列節日與此有關的是( )
A、青年節 B、建軍節 C、國慶節 D、建黨日
2、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從此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我們國歌中為什么還保留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句歌詞呢?用成語表達是( )
A、學以致用 B、居安思危 C、知恥后勇 D、奮發圖強
3、你認為在我們歷史課本中所指的“最可愛的人”不包括下列哪一人物?( )
A、黃繼光 B、邱少云 C、毛岸英 D、董存瑞
4、1969年10月,歐洲有一場著名的足球賽,下列哪個國家的人不能看到現場直播?( )
A、中國 B、蘇聯 C、日本 D、法國
5、“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 )
A.“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 B.工業基礎得到了極大改善
C.社會主義制度的初步建立 D.社會主義工業化基本完成
6、做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的會議是( )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二大 C、黨的十三大 D、黨的十四大
7、新時期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指導思想是( )
A、爭取用和平方式解放臺灣 B、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進程的八項主張
C、“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D、形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方針
8、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出現于( )
A.“三大改造”時期. B.“一五”計劃期間
C.“大躍進”時期 D.十年“文革”時期
9、據你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支海軍是( )
A、華東軍區海軍 B、北洋艦隊 C、南海艦隊 D、東海艦隊
10、如果你是21世紀初的一名記者,想要了解APEC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最新情況,你會前往( )
A、東京 B、北京 C、紐約 D、上海
11、如果現在楊振寧再次回國探親,問你:“誰是中國的奧本海默(美國核物理學家)?”你應該回答是( )
A、錢學森 B、錢三強 C、王大珩 D、鄧稼先
12、明明是初中九年級的學生,正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他所受的這種教育屬于
( )
A、職業教育 B、基礎教育 C、中等教育 D、
高等教育
13、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被譽為“一夜崛起之城”,這座城市是( )
A、汕頭 B、深圳 C、珠海 D、廈門
14、我國設立的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是( )
A、內蒙古 B、西藏 C、廣西 D、寧夏
15、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偉大的轉折,這一“偉大轉折”含義是指黨的工作重心( )
A、由農村轉移到城市 B、由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上來
C、由城市轉移到農村 D、由對內改革轉移到對外開放
16、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后,社會經濟穩定繁榮,1998年又成功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這充分說明 ( )
A、在香港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 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強大的經濟實力
C、香港的穩定為世界經濟繁榮做出了貢獻 D、“一國兩制”是香港穩定繁榮的政治保證
17、1950年,周恩來指出:“中國人民……決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這里的“帝國主義者”是指( )
A.日本 B.越南 C.韓國 D.美國
18、建國以來我國科學技術成就取得的先后順序是( )
①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②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
③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④第一艘無人飛船發射成功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19、新時期以來農業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標志是( )
A、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農村剩余勞動力流向城市
C、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 D、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
20、為中國奪得第一塊奧運會金牌的優秀運動員是誰?( )
A、容國團 B、許海峰 C、李寧 D、鄧亞萍
二、讀圖題 21、給下列圖片配上文字說明(要求簡明、準確)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們黨歷來重視探索和解決農民和農業問題,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據此結合所學知識,請幫助小明同學完成表格中的空白部分。
時 期 | 政 策 | 意 義 |
1950~1952年 | 廢除封建剝削制度;農業生產獲得迅速發展;鞏固了人民政權 | |
政府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集體化道路;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 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 | |
1978年以后 | 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 |
三、填空題 23、建國初期,我國人民艱苦創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代表,比如被譽為“鐵人”的石油戰線上的 ,國防科技戰線上的“兩彈元勛” 。“縣委書記的榜樣” 。
24、“文化大革命”是由 錯誤發動,被 、 兩個反革命集團所利用和操縱,使中國陷于“ ”長達十年之久,給整個民族造成了嚴重災難。
25、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具有國家臨時憲法作用的《 》,會議還選舉 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6、黨的十三大制定的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簡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指以
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指堅持 ,堅持 。
27、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 開始,主要內容是實行 。
28、 年秋,在 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廢棄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復,中國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軌。
四、材料分析題 29、閱讀下列我國北方某地部分統計資料:
請回答:(1)1977年,該地耕地面積增加了糧食產量反而下降了,主要原因是什么?
(2)試從地理和社會方面的因素分析1999年糧食大幅增產的原因。
30、材料一 下圖是位于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材料二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抗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請回答:(1)新中國成立后,在哪次會議上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2)“三年以來”指的是什么時期以來?
(3)“三十年以來”“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別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以來?
(4)列舉出上述三個時期的著名英雄人物?
(5)誦讀碑文,無數人民英雄的歷史偉績歷歷在目,我們中學生應繼承和發揚先烈怎樣的革命精神?
(6)假如今天讓你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續寫一段碑文,你準備如何寫?
3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材料二 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請回答:(1)材料一是哪一時期的基本任務?
(2)材料三制定后,黨中央在實踐中發動了哪兩大運動?
(3)針對材料三,談談當時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五、分析探究題 32、 [材料一]1984年2月24日,鄧小平同志會見美國喬治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代表團時指出:“世界上有許多爭端,總要找個解決問題的出路。我多年來一直在想,找個什么辦法,不用戰爭手段而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這種問題。我們提出的大陸與臺灣統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統一后,臺灣仍搞它的資本主義,大陸搞社會主義,但是是一個統一的中國。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香港、澳門問題也是這樣。”
[材料二]江澤民在1997年3月26日發表聲明:“我們一貫主張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通過兩岸政治談判,解決兩岸間的政治分歧,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的統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中“┄┄┄不用戰爭手段而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這種問題┄┄”這種問題在當時的中國是指什么問題?后來鄧小平為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了什么方針政策?
(2)如果沒有鄧小平我們能收回香港和澳門嗎?說說理由?
(3)陳水扁是鼓吹臺灣獨立的“積極分子”,常與國際反華勢力遙相呼應。請你以中國歷史研究所的名義發表一個聲明,用史實證明臺灣是中國的領土,指出新中國建立后對臺政策的變化,并闡述中國政府的立場。
附答案如下:
一、選擇題:1、C 2、B 3、D 4、A 5、C 6、C 7、C 8、C 9、A 10、D 11、D 12、B 13、B 14、A 15、B
16、D 17、D 18、C 19、A 20、B
二、讀圖題21、①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②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③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發表演說22、土地改革 1953——1956年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三、填空題 23、王進喜 鄧稼先 焦裕祿 24、毛澤東 江青、林彪 全面內亂 25、共同綱領
毛澤東 26、經濟建設 四項基本原則 改革開放 27、農村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8、1977
鄧小平
四、材料分析題
29、(1)“文化大革命”期間,大搞政治運動,背離了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人民公社制度不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毀林開荒,水土流失,破壞了農業的生態環境
(2)通過植樹造林,保持水土,減少風沙,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為糧食增產提供了條件;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30、(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2)解放戰爭時期(3)五四運動 鴉片戰爭(4)林則徐、董存瑞等(5)發揚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立志報國,努力學習,全面發展的精神(6)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條戰線上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1、(1)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3)這條社會主義總路線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黨和人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乏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所以犯了一系列錯誤
五、分析探究題(1)祖國統一問題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2)能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3)自古以來臺灣就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三國時,孫權派衛溫率船隊到達夷洲;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管轄琉球;清朝時,設臺灣府。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提出要解放臺灣。隨著形勢的變化,黨和政府又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臺方針政策。新時期江澤民針對兩岸關系新情況,提出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促進和平統一的八項和平主張。歷史昭示著一個事實,臺灣是中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目前,陳水扁和國際反華勢力狼狽為奸,企圖策劃“臺灣獨立”,這種丑惡行徑必將遭到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廣大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和嚴厲譴責。這種陰謀分裂祖國的活動必將徒勞無功。在此,我們正告陳水扁和國際反華勢力尊重歷史,認清形勢,迅速停止所有反華行徑,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決不允許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