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歷史上冊綜合測試題
(開卷考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個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將所選答案的代號填入下表中)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題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1、人們習慣把埃及稱為“金字塔的國度。”金字塔的用途是
A、教堂 B、寺院 C、神廟 D、陵墓
2、“如今有個趨勢,人們懷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索利語)這里的“她”是指( )
A、斯巴達 B、雅典 C、羅馬帝國 D、西羅馬帝國
3、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教皇、教會 B、國王、貴族 C、法老、祭司 D、皇帝、大臣
4、古希臘文化在公元前4世紀傳播到了東方,也受到東方文化的滲透,這得益于
A、古埃及帝國 B、摩揭陀王國 C、亞歷山大帝國 D、古羅馬帝國
5、新月沃地是古代重要的歷史舞臺,那時生活在這里的居民中,創造了楔形文字的是
A、希伯來人 B、腓尼基人 C、蘇美爾人 D、阿卡德人
6、關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都產生于亞洲 B、依次產生的時間間隔大致相同
C、都有相應的創始人 D、客觀上都有利于本地區的統一
7、“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恩格斯稱頌的這一“變革”指
A、法國大革命 B、文藝復興
C、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8、16世紀前后,人類歷史上發生了重大轉折,這一轉折的實質是
A、世界各國,各地區間聯系加強 B、資本主義的興起和封建主義的解體
C、西歐殖民者開始了殖民擴張 D、農業文明開始向工業文明轉變
9、以下關于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產生的共同原因的表述中準確的是
A、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B、封建專制制度腐朽的結果
C、君權神授學說同議會矛盾的結果 D、殖民壓迫使民族獨立愿望增強
10、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取得的突出的成果是
A、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北美開始確立 B、各自制定了本國的第一部憲法
C、完成了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 D、為工業革命準備了必要條件
11、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選舉讓美國各黨派及其候選人爭得不亦樂乎,為此人們更加懷念歷史上連任兩屆都堅決不參加第三次競選的總統
A、華盛頓 B、林肯 C、富蘭克林 D、杰斐遜
12、拿破侖對法國歷史最大的貢獻是
A、頒布了《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 B、發動政變奪取政權
C、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D、發動對俄國的戰爭
1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首先發生的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改變了世界的面貌。請你說說下列我們生活中的哪種交通工具是工業革命的時代發明的
A、汽車 B、火車 C、飛機 D、拖拉機
14、歐洲殖民主義的罪惡中不包括( )
A、圈地運動 B、血腥掠奪 C、種族滅絕 D、販賣黑奴
15、美國獨立戰爭和南北戰爭有很多相同點,下面的歸納不正確的是
A、引起戰爭的經濟原因都與英國有關
B、戰爭為美國經濟發展掃清了障礙
C、前者以爭取國家獨立為目標,后者以維護國家統一為旗幟
D、都是由當時的美國總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
16、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有
①通過戰爭推翻舊政權②保留大量封建殘余③引進西方文化④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7、人類告別油燈和蠟燭的時代得益于( )
A、西門子的發明 B、愛迪生的發明
C、卡爾·本茨的發明 D、萊特兄弟的發明
18、下列各項,哪一項的概念間具有因果關系?
A、新航路開辟—文藝復興 B、歐洲殖民擴張—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C、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維新
D、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戰
19、一位同學參加了中央電視臺的“開心詞典”節目,他的題目是:坦克作為戰爭武器首次被哪個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用?你認為答案應該是( )
A、法國 B、德國 C、英國 D、美國
20、“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是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說這話的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貢獻是
A、發明1300多種電器產品,被譽為“發明大王”
B、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C、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
D、提出相對論,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革命,打開了原子時代的大門
二、改錯辨析題。(改錯題16分,辨析題4分,共20分)
(一)改錯題(每題只有一處錯誤,請用橫線劃出并加以更正)
1、《漢謨拉比法典》規定整個社會的人分成四個等級,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不得往來。
2、7世紀中期孝德天皇進行改革,史稱大化改新,此后日本向奴隸社會過渡。
3、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最著名文學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等。
4、1787年美國憲法的發表,標志著美國的建立。
(二)辨析題。
有人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塞爾維亞是為了保衛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因此,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你同意這一觀點嗎?說說你的看法。
三、材料解析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把全國分成了3府72縣,縣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認土地私有和自由買賣;為了迅速發展工商業,明治政府出錢建立了大批工廠;為“求知于世界,”日本還請來了外國專家和技師。
材料二:過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國人引進的,從今以后,我們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將西洋文明帶入國內,東西方人民風俗不同,思想相差懸殊,各國相沿的習慣歷經千百年之久,縱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該驟然強搬硬套。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維新的哪些內容?(4分)對日本歷史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2)
(2)從材料一、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日本明治維新時,采取了怎樣的對外政策?(2)
(3)你認為在改革開放和借鑒外來文明時,我們應該怎么做?(2分)
(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前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并迅速運用于生產領域,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
材料二:第二次工業革命大大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迅速增長。它也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1)舉出兩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作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2分)
(2)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6分)
(3)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哪些發明創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請舉兩個例子來說明。(2分)
四、問答題(第1小題8分,第二小題12分,共20分)
1、美國是當今世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只經歷了200多年的歷程,但其發展十分迅速。
請簡要回答:
(1)近代史上,美國經歷了哪兩次戰爭?(2分)
(2)19世紀中期,美國最主要的社會矛盾是什么?是通過什么途經解決的?(4分)
(3)這一矛盾的解決對美國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
2、戰爭是當前各國人民共同關注的大事之一,制止戰爭,維護和平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聲。據此回答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拿破侖對外戰爭在戰爭性質、作戰范圍、戰爭影響等三個方面有何不同之處。(12分)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A | C | C | D | B | B | A | A |
題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A | B | A | D | B | B | D | C | D |
二、改錯辨析題(改錯題16分,辨析題4分,共20分)
(一)改錯題 1、“《漢漠拉比法典》”改為“印度的種姓制度”
2、“奴隸社會”改為“封建社會”
3、“意大利”改為“英國”
4、“1787年美國憲法”改為“1776年《獨立宣言》”
(二)辨析題(4分)
不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對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非正義的。盡管塞爾維亞所從事的戰爭具有正義的民族解放的性質,但這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非正義性。
三、材料解析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一)(1)“廢藩置縣”,承認土地私有,可以自由買賣;鼓勵發展近代工業;向歐美學習。(4分) 影響: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2分)
(2)對外開放政策。(2分)
(3)要向先進國家學習;要重視教育;要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等(意思相近即可)。
(二)(1)愛迪生、西門子、卡爾·本茨、萊特兄弟等。(2分)
(2)新能源的發現和應用(2分) 新機器和新產品的創制、新交通運輸工具的出現,(2分) 以及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與應用等。(2分)
(3)如電燈泡、內燃機、汽車、飛機等。(2分)
四、問答題。
1、(1)獨立戰爭;南北戰爭。(2分)
(2)19世紀中期,美國面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的矛盾,(北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南方種植園黑人奴隸制之間的矛盾。)(2分) 通過戰爭,解決矛盾。(2分)
(3)通過內戰。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這一矛盾的解決,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2分)
2、前者是帝國主義的掠奪戰爭,后者是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又侵略了別國的戰爭;(4分) 前者在世界范圍內作戰,后者局限在歐洲;(4分) 前者給交戰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苦難,后者既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又損害了被侵略的國家和人民的利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