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福區2001-2002年度第二學期基礎教育
課程改革七年級第二學期數學學習期終評價(時間:90分鐘)
________學校 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
題次 | 一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總評 | |
價評 |
|
|
|
|
|
|
|
|
|
|
|
|
|
一、選擇題。(選擇正確答案德序號填在括號內)
1、 下面所給出的幾組數中①3,4,5;②7,8,9;③5,12,13;④1,2,3;⑤8,15,17;能構成三角形的有______,能構成RT△的有_______。
2、 下列整式是單項式的是( )
①35abc ②1+s2+st ③ 3x+5y
3、下列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的是( )
①隨意擲一枚均勻的硬幣兩次,至少有一次反面朝上;
②今年冬天黑龍江會下雪;
③隨意擲兩個均勻的骰子,朝上面的點數之和為1;
④一個轉盤被分成6個扇形,按紅、白、白、紅、紅、白排列,轉動轉盤,指針停在紅色區域。
二、下面的圖表示小明放血回家途中騎車速度與時間的關系,你能想象出他在回家路上的情境嗎?
速度
![]() |
0
時間
三、填空。
1、 銀原子的直徑為0.0003微米,相當于____米。(用科學計數法表示)
2、 △ABC中,∠A+∠B=135°,則∠C=_____。
3、 計算:2ab·1/3a2bc
4、 計算:(2m-n)2=(2m)2____+n2=______.
5、 計算:(x+3)(x-3)=_______.
6、 小明量得課桌長為1.025米,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為_____米,有_____個有效數字。
7、 如圖,△ABC底邊BC上的高是6厘米,當三角形的定點C沿底邊所在直線向點B運動時,三角形的面積發生了變化。
① 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是________,因變量是______。
② 如果三角形的底邊長為x(厘米),三角形的面積y(厘米2)可以表示為______。
③ 當底邊長從12厘米變到3厘米時,三角形的面積從_____厘米2變到____厘米2。
A
6
B
D
C
四、如圖,直線a、b被c、d所截,∠1與∠3互補,直線a與直線b平行嗎?比較∠2與∠4的大小關系,,并簡要說明理由。
2
a 1
3
4
b
c d
五、甲乙兩位探險者決定從同一個地方開始到沙漠進行探險,某日早晨8:00甲先出發,他以6千米/小時的速度向東行走,1小時后乙出發,他以5千米/小時的速度向北行進,上午10:00,兩人相距多遠?
六、如圖,兩根長度為12米的繩子,一端系在旗桿上,另一端分別固定在地面的兩個木樁上,兩個木樁離旗桿底部的距離相等嗎?請說明你的理由。
七、某河受暴雨襲擊,某天此河水的水位記錄如下表:
時間/時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水位/米 | 2 | 2.5 | 3 | 4 | 5 | 6 | 8 |
① 上表反映的是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② 畫折線圖表示這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③ 哪段時間內水位上升最快?
八、下面是2001年6月13日全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預報。
城市 | 大連 | 上海 | 太原 | 杭州 | 廈門 | 重慶 | 昆明 |
污染指數 | 59 | 66 | 119 | 97 | 12 | 103 | 37 |
制作統計圖表示這幾個城市的污染指數,你的統計圖要盡可能形象。
九、地球表面平均1厘米2上的空氣質量約為1千克,地球的表面面積大約是5×108千米2,地球表面全部空氣的質量約為多少千克?已知地球的質量約為6×1024千克,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表面全部空氣質量的多少倍?(可用計算器)
十、利用所學的幾何知識和幾何圖形設計一個軸對稱圖案,并說明你希望表達的含義。
十一、設計一個轉盤,使得自由轉動這個轉盤,指針停在紅色區域中的概率為2/5。
十二、本期中,你最干興趣的數學思想、數學知識或數學方法是什么?你能用它設計一個數學問題或者發現一個現實生活中與之相關的數學問題嗎?請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