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級地理下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命題: 審題:
時量:90分鐘 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請考生必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室號正確填寫在答題卷的密封欄內
2.考試結束,監考老師將答題卷按順序收回交教務處裝訂。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世界現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請回答1--3題。
1.三大宗教均發源于
A.非洲 B.亞洲 C.歐洲 D.美洲
2.唐朝玄奘赴天竺取經并把佛教進一步在中國宏揚,這屬于文化擴散的哪種類型
A.遷移擴散 B.傳染擴散 C.等級擴散 D.刺激擴散
3.寺廟是佛教的代表性景觀,除了可從事宗教信仰活動以外,還可供游客旅游觀賞,這反映了文化景觀的
A.空間性 B.功能性 C.時代性 D.穩定性
讀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示意圖,回答4-7題。
4.圖中所示第一階段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很高。下面有關這一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由于人類的生存環境較差,導致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
B.由于平均預期壽命很長,導致死亡率明顯上升
C.這一階段具有人口再生產“過渡型”類型的典型特征
D.由于人口表現為低增長、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現象,屬于典型的“現代型”人口再生產類型
5.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過程中首先轉變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長率 D.生育率
6.圖中所示人口再生產轉變過程中的五個階段和人口再生產類型的對應關系是
A.第一和第二階段屬于原始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
B.第二和第三階段屬于傳統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
C.第三和第四階段屬于過渡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
D.第四和第五階段屬于現代型的人口再生產類型
7.有關我國目前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正確說法是
A.屬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階段
B.屬于低出生率、高死亡率、極低增長階段
C.屬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階段
D.屬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階段
2000年,我國開展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共有12.95億人,給我國的資源與環境造成了沉重的壓力。據下列圖表回答8--12題
每十萬人文化程度與第四次人口普查比較表
A | 大學程度 | +154% |
B | 高中 | +39% |
C | 初中 | +45% |
D | 小學 | —4% |
E | 大于65歲人口 | +1.3% |
8.A~D欄反映我國基本國策的哪個方面
A.人口數量得到有效控制 B.人口素質逐步提高
C.小學失業率上升 D.文盲增多
9.對E欄的說明,錯誤的是
A.老齡化問題逐漸明顯,社會問題逐漸嚴重
B.老年人口增加很快
C.人口壽命延長,這是控制人口、實行計劃生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結果
D.農村生產力低下是老齡化問題嚴重的地區
10.有關人口與環境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人口數量增多使得生活排污量劇增,往往造成對環境的侵害
B.人口數量增多可能給資源和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
C.人口數量呈減少趨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自然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D.人口數量的增多,勞力資源豐富,無社會問題
11.圖中“*”表示人口年齡構成狀況,其中0—14歲人口的比重約是
A.93% B.23% C.13% D.60%
12.與10年前相比,我國人口中0—14歲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歲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總人口增加了近1.3億。因此,新世紀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動 B.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齡化加速勢頭 D.適度提高少年兒童人口比重
下面赤峰地區某村土地利用類型與民族構成變化表,據此回答13—14題。
年份 | 草地% | 耕地% | 林地% | 荒地% | 蒙古族% | 漢族% |
1820 | 60 | 5 | 10 | 25 | 90 | 10 |
1950 | 40 | 45 | 5 | 10 | 50 | 50 |
13.從文化景觀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看,赤峰地區某村最理想的文化景觀應為
A.草原牧場 B.丘陵梯田
C.旱作耕地 D.水田耕地
14.從表中可以看出,該區域文化景觀形態的改變,其影響原因主要是
A.耕作技術 B.生產、生活方式
C.自然環境 D.軍事因素
城市中各項活動發生空間競爭,導致同類活動在空間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區。據此回答15—16題。
14.城市功能區中占地面積最大的是
A.住宅區 B.工業區 C.商業區 D.文化區
16.下面有關各功能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工業革命以后,高級住宅區與工業區相聯系
B.商業區一定位于城市的市中心
C.工業區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和沿交通干線分布
D.住宅區、商業區、行政區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組成
山西平遙古城是我國首批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城市,目前人口達45000多人。但是為保護古城,專家計算它最多容納20000人。因此有一半以上的人要遷走。據此回答17—18題。
17.山西平遙古城人口外遷,屬于
A.人口流動 B.環境移民 C.人口遷移 D.外籍勞工
18.造成該古城人口外遷的主要推力是
A.人口過多 B.國家政策 C.居住條件差 D.文化背景的差異
文化景觀就如同社會文化史的化石,人們可以通過新舊文化景觀的對比,分析出一個地區社會文化的變化。回答19—20題。
19.廣義文化的概念是指:
A.規范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社會意識形態
B.人類發展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
C.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D.精神上的東西才稱得上文化
20.文化景觀的特性有:①物質性②空間性③功能性④時代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21.下列文化景觀作為自然環境指示物的是:
A.蟲神廟的分布 B.清真寺的分布
C.基督教教堂的分布 D.官帝廟的分布
讀“黃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圖”,回答22--25題。
22.該城市空間布局形態呈狹長形,城市功能分區布局形式為
A.集中緊湊式 B.多核心式 C.同心圓式 D.分散疏松式
23.導致上述狀況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河流 B.地形、氣候 C.氣候、河流 D.光照、地形
24.關于這種城市地域形態優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便于集中設置較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方便居民生活
B.用地分散,聯系不便,市政設施投資較高
C.城市沿交通線布局,運距較短
D.可以使城市的各個部分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25.結合該地區自然狀況,分析該城市各功能區中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文教區 B.石化工業區 C.商業區 D.住宅區
讀城市合理布局與等高線圖回答26——28題 :
26.P處設一鋼鐵廠,此處不可能位于
A.印度半島 B.西歐平原
C.我國東南沿海 D.地中海沿岸
27.Q處是一家印染廠,河流的方向可能為
A.西南—東北 B.東北—西南
C.東南—西北 D.西北—東南
28.在市中心附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租很高,不會出現住宅區
B.一般是輕工業部門所占據
C.為便于上學、購物、就醫等,是高級住宅區集中分布的地方
D.一般是商業活動區所占據
29.美國西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舊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歷史因素 B.經濟因素 C.知名度因素 D.種族、宗教因素
30.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城市的地域結構主要是服從于
A.行政權力中心 B.工業企業為核心
C.中心商務區為核心 D.以人為中心
答題卷
題號 | 一 | 二 | 總分 |
得分 |
一.選擇題:(6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題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
題號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二.綜合題:(40分)
31.讀下表及圖,回答:(14分)
環境溫度對人體的影響
生命障礙 | 不利高溫 | 高溫 | 舒適 | 低溫 | 不利低溫 | 冷金屬粘皮 |
>49℃ | >29℃ | >24℃ | 21℃+3℃ | <18℃ | <10℃ | <-10℃ |
(1)、圖1、圖2和上表表示的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地形和 。
(2)、由上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溫度帶是 ,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3)、解釋圖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 ,
②、 ,③、 。
(4)、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 )(多項選擇)
A、經濟狀況 B、交通條件 C、歷史文化 D、政策法規
32.下圖是某城市的橫剖面圖,讀圖完成相關問題: (12分)
(1)在圖A~F中:代表中心商務區的代號是 ;代表工業區的代號是 ;代表低級住宅區代號是 ,代表高級住宅區代號是 。
(2)在圖例①~④中,①類用地的建筑高度與距離中心商務區的關系一般是
,原因主要是 ;
②類用地多分布在高樓的底層,原因主要是 ;
③類用地隨著城市的發展,紛紛被迫向市區外緣遷移,原因主要是 。
33.讀“各類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隨距離遞減示意圖”,分析回答:(14分)
(1)在競爭環境下,城市的每一塊土地用于哪種經濟活動,取決于各種活動的:( )
A、規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決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決于下列因素:①距離市中心的遠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達度 ④ 企業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應為圖中A、B、C中的 ;這里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應為____ 區
因為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 ,故租金最 。
(4)圖中B區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區,因這里靠近 ,既有利于 ,又方便_______ 。(5)圖中C區最適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區。(6)圖中A、B、C中占地面積最小的是 (填字母)。
(7)1999年,北京王府井又擴建、改建、增建商廈多座,試用城市功能分區的原則分析其中的道理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B | A | B | A | B | D | D | B | D | D |
題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B | B | A | B | B | C | C | B | C | B |
題號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A | D | A | D | B | C | B | D | D | C |
二.綜合題:(40分)
31.(14分)
(1)、水源 氣候 (2分)
(2)、溫帶或亞熱帶(1分) 溫帶、亞熱帶地區溫度適宜,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比較有利(2分)
(3)、①、地形平坦,建設、生活成本低;②、土壤肥沃,利于農業發展; ③、交通便利,生活交流方便。(6分)
(4)、A、B、C、D(3分)
32.(12分)
(1)D、A(C、E)、B、F(每空1分,共4分)
(2)距離中心商務區越遠,高度越低(負相關)、(共2分)
距離中心商務區越近,地價越昂貴,樓房建筑高度越高、(共2分)
高樓底層通達度較好,能夠吸引大量的消費人口(共2分)
為了降低成本、保護城市生態環境(共2分)
33.(14分)
(1) C (共1分)
(2) B (共1分)
(3)A 商業區 消費人群 高(每空1分,共4分)
(4) 住宅區 市中心 上下班 購物 (每空1分,共4分)
(5) 工業區 (共1分)
(6) A (共1分)
(7)王府井地處北京幾何中心附近,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不宜作住宅、工業用地,是商業的最佳區位。(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