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單元測驗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下列溶液中導電性最強的是 ( )
A.1L 0.1mol/L醋酸 B.1L 0.2mol/L硫酸
C.1L 0.2mol/L 鹽酸 D.2L 0.1mol/L硫酸溶液
2、將體積都為10mL、pH都等于3的醋酸和鹽酸,加水稀釋至amL或bmL,測得稀釋溶液的PH值均為4,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 ( )
A. a=b=100mL
B. a=b=1000mL C. a<b=100mL D. a>b=100mL
3、常溫下,pH相等的鹽酸和醋酸中的C(Cl—)和C(CH3COO—)(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相等 D.無法確定
4、將25mL pH=10的KOH溶液跟的50mL pH=10Ba(OH)2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為 ( )
A.9.7 B.10 C.10.3 D.10.7
5、pH和體積都相同的CH3COOH和H2SO4溶液,分別跟足量的NaHCO3反應,在相同狀況下放出CO2的體積分別為,則V1和V2的關系是( )
A.V1>V2 B.V1=V2 C.V1<V2 D.無法確定
6、用0.1mol/L的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觀察酸式滴定管讀數時,若滴定前仰視,滴定后俯視,其結果會導致測得NaOH溶液的濃度 ( )
A.偏高 B.偏低 C.準確 D.無法判斷
7、常溫下,強酸溶液A與強堿溶液B的pH之和為16,當它們按一定體積比混合時,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則A與B的體積比是 ( )
A.1∶10 B.10∶1 C.1∶100 D.100∶1
8、常溫下,下列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分子和離子總數最多的是( )
A.20mL 0.4mol/L的醋酸 B.20mL 0.4mol/L的鹽酸
C.20mL 0.3mol/L的Na2S溶液 D.20mL 0.3mol/L的Na2SO4溶液
9、99mL 0.1mol/L鹽酸與101mL0.05mol/LBa(OH)2溶液混合,溶液pH為
A.1.7 B.10.7 C. 11 D.11.3 ( )10、某造紙廠排出的廢水,經取樣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汞、纖維素及其它有機物外,其它成分為C(Na+)= 1.5×10-3mol/L,C(SO42-)=2.5×10-4mol/L,C(Cl-)= 1.6×10-5mol/L ,C(NO3-)= 1.4×10-5mol/L C(Ca2+)= 1.5×10-5mol/L 則該廢水的PH值為 ( )
A.10 B.11 C.12 D.13
二、選擇題(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0分)
11、向純水中溶入少量NaHSO4晶體,若溫度不變,則溶液的 ( )
A.pH升高 B.c(H+)·c(OH-)乘積增大
C.酸性增強 D.c(OH-)減小
12、為了配制NH4+的濃度與Cl—的濃度比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①適量的HCl ②適量NaCl ③適量的氨水 ④適量的NaOH( )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
13、為了除去氯化鎂酸性溶液中的Fe3+離子,可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加入一種試劑,過濾后加入適量鹽酸。這種試劑是 ( )
A.氨水 B.氫氧化鈉 C.碳酸鈉 D.碳酸鎂
14、已知常溫下某水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10-14mol/L,溶液中可能含有①Fe2+ ②Cl— ③ HCO3— ④ Na+ ⑤NO3— ⑥ Al3+ 將上述離子任意兩種組合,肯定能在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②④ B.①⑤ C.④⑤ D.③④
15、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C(H+)>C(OH—)的措施是( )
A.向純水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 B.將水加熱煮沸
C.向水中加入 Na2CO3 D.向水中加入NH4Cl
16、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堿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 )
A.生成了一種強酸弱堿鹽
B.弱酸溶液和強堿溶液反應
C.強酸溶液和弱堿溶液反應
D.一元強酸溶液和一元強堿溶液反應
17、欲使pH=11的NaOH溶液的pH調整到7,下列試劑或方法不可行的是
A.加入pH=4的CH3COOH溶液 ( )
B.加入0.1mol/L的鹽酸
C.加水稀釋104倍
D.加入飽和NaHCO3溶液
18、根據酸堿質子理論:凡能給出質子(即氫離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能結合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按此理論,下列粒子屬于兩性物質的是
A.NO2— B.H20 C.H2PO4— D.NH4+ ( )
19、取pH不同的CH3COOH和HCl兩種酸溶液相同體積,分別用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燒堿溶液與之作用,已知其中一種酸與NaOH恰好完全中和。若所用溶液的pH分別為pH1和pH2,則關于二者的比較正確的是
20、經測定某溶液中只含NH4+、C1- 、H+、OH-四種離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溶液中c(NH4+)=c(Cl-),則該溶液一定顯中性 ( )
B.若溶液中粒子間滿足:c(NH4+)>c(C1-)>c(OH-)>c(H+)則溶液中溶質一定為:NH4Cl和NH3·H20
C.若溶液中粒子間滿足:c(C1-)>c(NH4+)>c(H+)>c(OH-)溶液中溶質一定只有NH4Cl
D.溶液中四種粒子之間不可能滿足:c(C1-)>c(H+)>c(NH4+)>c(OH-)
三、填空題(本題共4小題,共28分)
21、(10分)某學生用0.1mol/L的KOH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鹽酸,其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
A. 移取20mL待測鹽酸溶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 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
C. 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節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滿溶液
D. 取標準K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厘米
E. 調節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記下讀數
F. 把錐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標準KOH溶液滴定至終點并記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就此實驗完成填空:
(1)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序號字母填寫)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B步驟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A步驟操作之前,先用待測溶液潤洗錐形瓶,則對滴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
(4)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稱量一定量的KOH固體(含少量NaOH)配制標準溶液并用來滴定上述鹽酸則對滴定結果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今有①CH3COOH ②HCl ③H2SO4 三種溶液,用序號回答下列問題
(1)當它們pH相同時,其物質的量濃度的由大到小排列是 。
(2)當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時,其pH的由大到小排列是 。
(3)中和同一燒堿溶液,需同濃度的三種酸溶液的體積關系為 。
(4)體積和濃度相同的①、②、③三溶液,分別與同濃度的燒堿溶液反應,要使反應后的溶液pH為7,所需燒堿溶液的體積關系為 。
23、(4分)氯化銅溶液有時呈黃色,有時呈黃綠色或藍色,這是因為在其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u(H2O)4]2+
+ 4Cl— [CuCl4]2— +4H2O
藍色 黃色
現欲使溶液由黃色變成黃綠色或藍色,請寫出兩種可采用的方法:
(1)
(2) 。
24、(6分)明礬的化學式為 ,它可作凈水劑,用離子方程式寫出其凈水原理: 。在做油條的面粉中常混入少量的純堿和明礬, 使得油條內疏松而多孔,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
三、計算題((本題共2小題,共22分)
25、(10分)常溫下,有體積為V1L pH=m的稀硫酸和體積V2L pH=n為的NaOH溶液混合。
(1)如果V1=V2時:
①m+n=13,則溶液顯_________性;
②m+n=15,則溶液的pH________7(填“>、=、<”=
(2)如果混合后pH=7時:
①m+n=14,則V1/V2______ ;
②m+n=13,則V1/V2_____________ 。
26、(12分)在稀硫酸和稀鹽酸的混合溶液100mL中,加入4.275g
Ba(OH)2固體,充分反應后,測得溶液的pH為13(設溶液體積不變),再經過濾得干燥沉淀物。求原溶液中SO42—、Cl—、H+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是多少?